EN
沅水河畔的速度“二重奏”
  • 发布时间:2025-06-30
  • 来源:华东公司 杨泽培

2024年12月26日,随着第一辆车鸣笛驶过沅水特大桥,标志着湖南益常高速扩容项目提前4个月建成通车。“我们都有点不敢相信,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施工任务。”通车仪式现场,项目总工程师郭杰鑫不胜感慨。

湖南益常高速扩容工程是湖南省政府直管十二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路线起于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枢纽互通,顺接已建的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全长约93.7公里。中交路建承建第八合同段,线路长度5.6公里,沅水特大桥是项目控制性工程,面临着临铁施工安全风险大、环保要求极高、深水基础难度大等难题。

沅水特大桥两个主墩桩基共74根,桩径2米,最大设计桩长96米,钻孔深度146米,属超长桩基,其中30米深的圆砾、圆砾夹卵石不稳定覆盖层是桩基施工的最大风险点。起初,项目团队计划采用“旋挖钻引孔+回旋钻跟进”工艺来完成两个主墩的桩基施工,主要利用两种钻机的优势:旋挖钻在一定钻孔深度内可确保成孔质量和工效,回旋钻机虽钻进速度慢,但在超深钻孔与硬质地层钻进时均可确保成孔质量。但由于两个主墩的地质条件不同,同样的工艺运用在9#主墩桩基时将造成工期大幅延后的不利局面。

“有没有办法提高9号主墩桩基施工的速度?”郭杰鑫带着项目超长桩基施工技术攻关小组开展头脑风暴,在仔细分析研判地质情况、桩基设备性能特点以及外在施工条件等因素后,团队提出了采用“机锁杆+摩阻杆”双旋挖钻接力成孔工法,先由旋挖钻5节机锁杆钻进至90到100米,再由旋挖钻特配摩阻杆继续钻进至设计深度,既克服了超厚卵石层、超大桩长等不利因素,又保障了工期、质量不受影响。2022年10月11日,在历经62个日夜奋战后,两个主墩桩基提前9天完成施工,并且经过检测,所有桩基均为Ⅰ类桩。

然而,超长桩基只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关,由于沅水特大桥位于沅水尾闾,主墩钢围堰施工水深达40米,且上游多为山区地形,雨季洪水迅猛,如何赶在2023年3月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墩墩身出水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又一难题。根据设计,大桥主墩计划采用双壁钢围堰法进行施工,通过原位拼装、智能同步液压下放、气举反循环抽吸清床、大直径围堰无底隔板设计、大直径围堰一次性封底等技术来完成。项目原本计划先将主墩钢围堰模块在异地加工好,再通过船运,经沅水益阳茶盘洲航道进场,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百年不遇的南方大干旱使得航道水深不断下降,当地海事局也发布了全面停航的通告,直接导致围堰模块运输船停在半路上。

“围堰施工不能停滞!应急方案立即启动,立即对接地方海事局寻求帮助!”郭杰鑫果断决策,第一时间派专人到当地航道、海事局对接,邀请航道专家现场实地察看,并请示省航道局对浅滩进行紧急疏浚。经过3天的紧急疏浚,受阻的围堰运输船顺利通过茶盘洲航道,最终所有围堰模块如期到达施工现场,后续仅用127天,便完成钢围堰的拼装、下放及封底施工,为主墩承台的顺利浇筑和汛期到来前完成墩身出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沅水特大桥就像巨龙横跨江面,郭杰鑫经常带着技术员在沅水河畔散步,看着荡着涟漪的沅水河面和大桥上往来疾驰的车辆,脑中浮现出昔日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不禁感慨道:“速度的背后,是我们团队日日夜夜不停驱动。”